王萍 教授

王萍,女,汉族,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wangpingjky2003@163.com

 

 

? 研究方向

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Í教授课程

本科生:教育测量学、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硕士生:教育研究方法、教师职业道德、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专题

博士生:教育研究方法



 

ì学习经历

1999.9-2003.6 河南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2003.9-2006.6 河南大学 教育学原理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7.9-2010.6 河南大学 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G工作经历

2006.06—至今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8.03—2008.05 香港教育大学 高级研究助理

2009.06—2010.04  香港教育大学  访问学者

2013.12—2019.01  河南大学附属小学   校长

2016.09—2019.01 河南大学幼儿园  园长

2018.09—2021.08 河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副院长

2021.08—2023.05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 副院长

2023.05—至今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育学院院长


 

 

 科研项目

(一)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2020年一般项目,“教育现象学视阈中师范生教育情怀培养研究”,结项,良好。

2.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青年项目,“教育现象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项,合格。

3. 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重大攻关项目“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研究”子课题四,结项,合格。

4. 主持教育部“内地与港澳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学生数学与科学素养评价与支持体系研究’”,2025,在研

5. 主持202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高水平教师发展与评价研究”,2024-2027,在研

6. 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新时代劳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20-2023,结项,合格。

7. 主持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项目,“人才聚集视域下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河南省科技厅,2018-2021,结项,合格。

8. 主持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基于人才聚集原理打造河南人才高地的战略研究”,2017-2018,结项,合格。

9. 主持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教育现象学视阈下的体验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20-2022,结项,优秀。

10. 主持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17-2019,结项,优秀。

11.主持河南大学新兴交叉学术领域培育计划资助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研究”,河南大学,2025—2029,在研。

(二)教研项目

1. 主持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书院制的教育家精神培育:理论、实践及评价”,河南省教育厅,2023-2025,在研。

2. 主持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项目,“河南省高水平教师培育:标准、路径及评价”,河南省教育厅,2020-2022,结项。

3. 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一流本科人才(师范类)实训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河南省教育厅,2022-2024,结项。

4. 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基于‘认知-任职-顶岗’实践教学的高等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教育学专业为例”,2017-2019,结项。

5. 主持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认知-任职-顶岗’实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4-2015,结项。

6. 主持河南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一践行三学会”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河南大学,2019-2021。结项。

(三)质量工程

1. 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2. 主持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3. 参与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育研究方法》

4. 主持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教学团队

5. 主持河南省深化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本硕一体高中教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创新,2024-2028,在研

6.主持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与质量工程提升计划项目,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22-2026,在研

 

 

 发表论文

1. 王萍,柴琳鸷.学生惩戒体验的教育现象学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2025,(06).

2. 王萍,林利民.教育强国背景下教师的责任伦理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5,8(03).

3. 侯晓华,王萍.“内源取向”支持体系赋能县域教师高质量专业发展研究[J].教育科学,2025,(03).

4. 赵慧臣,李琳,王萍.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共同体的作用机制与实践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25,(03).

5. 王萍.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底层逻辑[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5,(09).

6. Zou X, Zhang X, Xiao N, Nan Xiao, Weiyi Xie,Ping Wang. Bidirectional longitudinal relations between caregiving styles and young rural Chinese children's academic skills[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2025, 72: 238-249.

7.王萍,林利民.教育现象学视域下师范生教育情怀的养成及其践行[J].教育发展研究,2024,(17).

8. Zhao Y, Wang P. Flexible Regula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 Expression: Reexamining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Flexible Regula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Scale (FREE) Based on Emotion Valence.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2024; 12(9):85.

9. Yanhua Zhao, Jiahui Niu, Yuguo Wang,Ping Wang . "Assessment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perceived empathic and social self-efficacy scale in chinese adolescents."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 (2024): 3677-3688.

10. 王萍,李雨露.教育情怀的情感之维及生成路径——基于情感现象学的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22,(04).

11. 王萍.综合大学如何培养卓越教师[N].光明日报,2022年9月13,15版.

13. 王萍.民法典时代师生关系的重塑[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2(03)

14.王萍.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认同: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河南大学附属小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20,(09).

15. 王萍.教师的教育情怀及其养成——基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20,(09).

16. 王萍.民法典时代的学校责任[N].光明日报,2020年6月23日,第13版.

17. 王萍.把有志青年吸引到农村教育岗位上[N].光明日报,2020年9月13日,第13版.

18. 王萍,孔青霞.高中学生课堂提问的体验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

19. 刘志军,张红霞,王洪席,王萍,王宏伟.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蕴、实施与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03).

12. 王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阻抗与消解[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7).

13. 王萍.教育现象学视域中的教育机智[J].教育科学研究,2012,(04).

14. 王萍.教育现象学的发展历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09).

15. 王萍.教育现象学的本真追问[J].教育科学,2010,26(04).

16. 王萍.教育现象学视域中的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3).

17. 李树英,王萍.教育现象学的两个基本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7(03).

18. 王萍.教育现象学视域中的教师教育[J].教育科学,2008,24(06).

19. 王北生,王萍.GNH视域中的当代教育功能[J].教育研究,2008,(3).

20. 王北生,王萍.由“状元被拒”引发的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8).

21. 汪基德,王萍.研究性学习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03,(4)


 

 

¨ 出版著作

1. 王萍等. 教育现象学视域下的教育情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年5月版

2. 王萍等. 教师职业道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4月版

3. 王萍. 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版

4. 王萍.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河南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版

5. 王萍. 教育现象学视域中的学校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6月版

6. 王萍. 教育现象学:方法及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


 

 

% 荣誉奖励

(一)科研获奖

1. 参与论文《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蕴、实施与应用》,2021年荣获教育部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 参与著作《教育基本理论论纲》,2016年荣获教育部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 著作《教育现象学视域中的学校教育》,2021年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 论文《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阻抗与消解》,2018年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5. 著作《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2024年荣获河南省高等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6. 论文《民法典时代师生关系的重塑》,2023年荣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7. 论文《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认同:现状、问题及对策》,2021年荣获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8. 研究报告“‘认知-任职-顶岗’实践教学研究”,2017年荣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9. 研究报告“农村中学生厌学问题研究-教育现象学的视角”,2015年荣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二)教学奖励

1. 参与“‘本硕一体 四式联动’:综合性大学卓越教师培养体系创新”,2023年荣获全国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

2. 参与“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2018年荣获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3. 主持“情怀引领 数智赋能 辐射带动:河南省高水平教师培育模式创新与实践”,2025年荣获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4. 主持“一流本科人才(师范类)实训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2024年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5. 主持“基于电子平台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研究”,2018年荣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6. 2024年荣获河南省第五届高校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7. 2021年荣获河南省第三届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8. 2021年荣获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三)荣誉称号

1. 2025年荣获河南省个人嘉奖

2. 2024年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3. 2023年荣获第十一届“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

4. 2021年荣获河南省教学标兵

5. 2015年荣获开封市“拔尖人才”

ü 国际交流

2025年8月9日-20日,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学习交流

2025年4月11-13日,迈向智慧型教育学教育现象学国际会议,担任大会组委会副主任,并做大会报告

2024年11月27日至29日,赴香港教育大学参加首届全球教育领导大会暨全球教育领导与部门负责人联盟启动大会

2024年1月3日至5日,赴香港教育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