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第二期中原名师论坛在教育学部408会议室举办,同时开展了“教育家型学前教育工作者培养工作坊”的活动及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实践导师见面会。本次活动由学前教育系主任宋丽芹老师主持,特邀中原名师张玲玲,王向青,姜东玲园长开展专题分享,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到场聆听学习。
首先,王向青老师以“一个班、一件事、一群人、一个平台、一段路程”为脉络分享了她的幼教经验,传递了“要眼中有光、心中有童、学会去爱”“敬畏生命、传递幸福”“教育是把美好的故事留下”等教育理念。谈及行业前景,她指出,学前教育获国家战略支持,优质普惠均衡带来发展机遇,专业升级提升职业认同感,学前教育职业前景也呈现着多元化图谱的态势。最后,她提出了对职前学生的五大建议:1. 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2. 前思后想,分析优劣势;3. 找准方向,重点突破;4. 品德优先,学会做人;5. 团结协作,提升能力
其次张玲玲老师先以恐龙、舞龙舞狮等孩子喜闻乐见的项目活动及厨余垃圾堆肥生活活动,阐释“幸福是意义的缔造者而非方案的执行者”;然后通过孩子们自主探索自主完成风车房子图卡拼摆、空心积水搭造荫凉小屋等案例,讲述了“幸福在于见证生命绽放而非知识灌输”;最后进一步说明,“教育的幸福源于双向滋养而非单向消耗”。
最后姜东玲老师围绕教育家精神核心内涵,结合学前教育实践,强调教育工作者既要坚守育人初心、厚植教育情怀,更要秉持敢创新、善创新的理念,打破传统思维桎梏,在课程建构、家园共育等方面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姜东玲表示,唯有将创新精神融入教育全过程,才能更好顺应教育发展趋势,助力幼儿全面成长,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宋丽芹老师在最后总结指出,王向青、张玲玲、姜冬玲三位导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充满实践活力,帮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打通了理论到实践的通道。这次见面会落实了“研究与实践并重”的育人思路,让同学们更清楚教育家型学前工作者的成长方向。参会学生都表示,会以导师们为标杆,打牢专业根基,练就育人本事,努力朝着成为教育家型学前工作者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