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索科学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10月9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育科技中心副主任、特聘研究员郑娅峰应邀作主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育创新实践路径》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教育学院副院长赵慧臣教授主持,教育学部副部长郝兆杰,学前教育系系主任张亚杰,教育技术系陈曦老师、郑欣欣博士、孔玺博士及部分硕博研究生参加。

报告伊始,赵慧臣教授对郑娅峰研究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她在科学教育与智能教育领域的研究方向及代表性成果。在报告中,郑娅峰研究员首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深度解读了科学教育、智能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科学教育场景中的多样化应用。然后,郑娅峰研究员深入探讨了“科学教育+信息科技教育”“科学教育+劳动教育”等融合模式的发展趋势与实践路径,并分享了国内外优质的科学教育数字资源,鼓励师生积极利用开放资源开展教学实验与课程设计,提升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最后,她强调,构建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协同的生态系统,是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科学教育的关键路径。唯有通过跨领域合作,才能有效破解当前技术应用中的现实难题,实现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报告结束后,参会师生围绕讲座内容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与会师生表示,郑娅峰研究员的讲座案例丰富、见解深刻,对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何以赋能科学教育具有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