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至21日,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在安徽省芜湖市顺利召开。本届年会由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会议以“数智时代的教育理论创新与知识生产”为主题,围绕“数智时代的教育基本概念与范畴”“数智时代的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数智时代的教育理论综合创新”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教育学部副部长王萍教授,河南大学战略与改革发展研究室主任、教育学部王振存教授,教育学部教师安传迎、蔡婉怡,以及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张清宇、张婉艺、林利民、周悦、黄岗、荀陶,硕士研究生代梦茹、曹舰文、贾慧莹等参会。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王振存作题为《教育公平与中国教育公平学》的报告,主要从中国教育公平学的重大意义、构建中国教育公平学的现实可能、构建中国教育公平学的若干思考三个方面构建中国教育公平学,并提出了中国教育公平学的目标追求。
研究生论坛环节,代梦茹在论坛一作题为《从主体间性到跨主体性:数智时代教育知识生产秩序的重构路向探究》的报告,以主体间性向跨主体性转变为核心线索,围绕数智时代教育知识生产的秩序危机表征、危机根源、重构路径以及潜在风险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张清宇在研究论坛四作题为《指向后人类时代的未来教育研究:新域与新释》的报告,指出未来教育研究应当对教育主体的样态地位进行反思,加强有关教育学研究的审视,坚持探析教育与技术的变革关系。
王萍作为分论坛四“数智时代的学校教育”的与谈人和研究生论坛一的主持人,分别就微观层面的数智时代课程建设、课程知识生产、教育智慧生成,中观层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人化儿童的形成,以及宏观层面的中国教材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等汇报议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精辟的点评。安传迎作为研究生论坛三的主持人,围绕数智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数智评价素养以及乡村教师的活力等议题引导与会者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蔡婉怡作为研究生论坛三的与谈人,基于教育基本理论视角,与汇报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交流,为相关研究注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与批判意识。

河南大学教育学科作为河南大学“1+5”筑峰学科、河南省“双航母”建设冲峰学科,在推动教育基本理论生产、教育实践改革、教育政策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学科智识和人才支持作用。教育学部师生在本次年会中发出了学术共同体中的“河南声音”。展望未来,学部将进一步深化与全国同行的学术互动,聚焦数智时代背景下教育基本理论的创新与体系重构,持续提升回应现实教育变革的能力,积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原底蕴的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