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师生赴香港教育大学参加“新兴科技与未来人才”国际会议

  席宇晴 李琳 周梦哲     |      2025-05-13     |     阅读数:

5月8日至10日,由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院副院长赵慧臣带队,教育技术系系主任兰国帅副教授,贾同博士以及教育技术学方向博士生周梦哲、李琳,德育学方向博士生席宇晴,教育学原理方向博士生杨紫旭一行7人赴香港教育大学参加“新兴科技与未来人才”国际会议。本次会议围绕人工智能、扩展现实、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以创新与创业工作坊、专题座谈、海报展示、成果展演等形式,深入探讨AI与大语言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与发展路径。

5月10日上午,博士生周梦哲、李琳参加平行分论坛1“教学与学习的人工智能”,分别作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变革的探究——以美国开放课堂为例》《促进教师多维度、动态化发展的资源智能化推荐模型与实践路径》的学术汇报。赵慧臣教授、博士生杨紫旭在平行分论坛2“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分别作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生知识创新共同体:提升人机协同创新的质量》《智能教材变革的价值、样态及其路向》的学术汇报。

5月10日下午,贾同博士在平行分论坛4“大语言模型赋能的计算教育”进行题为《人工智能对K12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基于一项编码项目案例》的学术汇报;兰国帅副教授与博士生席宇晴参加平行分论坛5“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与规范”,分别作题为《将伦理知识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构建GenAI-TPACK框架以促进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及其规制》的学术汇报。

本次会议设置三个工作坊、七场主旨报告、七个平行分论坛,汇聚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及香港教育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的卓越学者,共享知识盛宴。在为期三天的学术会议中,教育学部师生就新兴科技与未来人才这一会议主题,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讨论,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也展示了学部在教育数字化与未来教育研究方面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