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部召开教学督导工作研讨会 探索督导与教研融合的路径

  黄静     |      2025-04-23     |     阅读数:

2025年4月21日,教育学部组织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教育学院副院长赵慧臣主持。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李永鑫、学部教师代表及教学管理人员参与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围绕教学督导工作的优化、督导机制的完善以及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展开深入探讨,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并形成系统性改进方案。

会议伊始,李永鑫强调教学督导对质量提升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当前督导队伍建设需构建老中青结合的梯队,特别要发挥在职教师主体作用,将青年教师成长与督导工作有机融合。"这一观点引发与会教师强烈共鸣,随后展开多维度的研讨。

一、聚焦督导实效,明确改进方向

当前督导工作仍存在反馈不及时、评价标准模糊等问题。针对指导实践中存在的反馈滞后、标准模糊等问题,与会教师展开深度剖析,形成改进共识。1.制定明确的评课细则,涵盖教学设计、课堂互动、课程思政等维度,为教师提供具体指引;2.强化双向沟通:督导组听课前应与教师充分沟通,课后及时反馈具体问题,形成“听课-反馈-改进”闭环;3.创新督导形式:增设教师自主申报的“观摩课”,鼓励教师展示优质课程,促进同行交流与经验共享。

二、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

为增强督导效能,会议着重探讨了激励体系的构建方向:拟将教学督导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其与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的有机衔接;将督导工作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工作结合,不断构建多元化的教研方式。

三、推动教研融合,倡导灵活教学

教学督导的最终目标是服务教师成长,而非简单监管。只有形成常态化、专业化的交流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多位教师建议,督导工作应与教研活动深度融合,如定期组织跨专业听课,挖掘不同学科的教学亮点;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状态灵活调整教学形式,如开展户外实践、案例研讨等。

此次研讨会为教育学部教学督导工作的优化提供了路径,体现了学部以质量为核心、以教师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学部将持续完善督导机制,助力教学质量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