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参与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交流活动

  王晴     |      2025-04-23     |     阅读数:

2025 年 4 月 20 日,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应教育学部邀请,参加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交流活动。活动由蔡建东教授主持,梁林梅教授、郝兆杰教授、赵慧臣教授、陈新亚博士、陈曦老师及教育技术学专业二十余名学生齐聚一堂,共话智能时代教师发展与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胡小勇教授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背景,从 “时代洪流:教师如何看待?”“智能升级:教师何以安身?”“新质素养:智能时代的未来教师” 三个维度分析了智能时代教师教学方式发生深刻变革。针对 AI 是否会取代教师” 的疑问,胡教授强调:“教师职业不会被取代,但教师必须时刻重置自身角色。” 他特别提出,在智能时代,“先深思再问” 而非 “不懂就问” 应成为师生新的认知习惯,并通过课堂教学、个性化学习等场景的典型案例,展示了智能教育工具的实践应用路径,引发在场师生对 “智能之教” 与 “智慧之教” 的深度思辨。

胡小勇教授的前瞻性观点与生动讲解引发热烈反响。师生围绕 “教师数字胜任力培养”“智能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 等问题进行咨询,胡教授结合自身研究与实践经验进行回应。蔡建东教授在总结时指出,胡教授参与此次专业交流活动,为师生搭建了 “技术赋能教育” 的多维认知框架,既厘清了智能时代教师发展的关键挑战,也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参考。

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需兼具技术敏感度与教育洞察力,在掌握智能工具的同时,更要坚守教育本质,提升“以智慧驾驭技术” 的能力。教育技术学专业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聚焦培育具备数字胜任力与教育创造力的新时代教师,积极探索智能时代高质量教师的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