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绵长深沉需要学生用心呵护

  贺春兰     |      2024-10-11     |     阅读数:

9月教师节前夕,河南大学教育系90级的部分同学相约回到母校,自发为母校的教育发展基金捐款,以用于支持教育学部的发展,也特别邀约了老师们座谈。

时间悄无声息但力量强大。30年过去,多位当年活跃于讲台上的老师已步履蹒跚,而同学们也已经两鬓染霜。

辅导员吕云飞老师、教中国教育史的赵国权老师、教英语的高芳老师,已经年近八旬的李申申老师、年近九旬的系主任苗春德老师……

记忆依稀。一些伴随着青葱岁月的师生互动的片段渐渐重现。而面对人到中年的我们,老师们居然能很快叫出名字。

几十年来,说或者不说,老师们的师者形象已经镌刻在学生心中。就在这次座谈中,有位同学无意间的一声直呼——我们的“亲老师”,引发了同学们的高度共鸣,瞬间掌声雷动。

李申申老师发言时还如当年讲台上那般高亢激昂,她幸福地回忆起和这个年级的学生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请老师们原谅我们的不懂事儿,几十年间少有问候。”今天已经年过50的同学们禁不住感慨,庆幸老师们还健在,感谢多位老师不顾年迈赶到会场。人到中年的我们深知,已经古稀之年的老师们特别赶来,陪着学生座谈两个小时意味着什么。

相信老师们的教诲已然内化于学生的心灵深处,滋养着今天在不同岗位上工作的同学们。而对老师们,我们实在表达得太少了些。

我想站起来走过去和老师们拥抱,但咫尺之隔,居然还像学生时代一样,因为羞怯而止步。

就在刚刚过去的第40个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大优秀教师选树表彰和宣传力度,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而我们,不论是出于对这些老师们的感恩,出于对他们个人的人文关怀,还是出于更大社会意义上的对尊师重教理念的弘扬,拿起电话拿起笔,送上我们真诚的问候,应该都极有必要。

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师们,一定需要这样的慰藉。一位同学告诉我:李申申老师经常提及两件至今使她难以忘怀的小事,她说这两件小事让她发自内心地升腾起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一是2008年12月23日在准备给研究生讲授西方哲学史课程时,学生们手捧鲜花走到她面前,祝她平平安安,幸福永远,随后30余位学生集体起立,向她深鞠了一躬,感谢她的辛劳授课。二是2015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她收到了2013级学生送给她的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装满了全班几十个同学给她的六一国际儿童节祝福卡片。

强大丰富绵长的师爱一定需要学生们的用心浇灌和呵护。相信正是这些点滴间的来自服务对象的真诚反馈,构成了老师们职业生涯的重要支撑。

谨以此文表达对长期耕耘在教育战线上为学生默默无闻长期付出的老师们的感谢和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