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报》蔡建东:普通高中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时期

      |      2024-01-10     |     阅读数:


普通高中教育进入内涵化发展新时期

——河南省普通高中发展报告(摘编)

     

省教育厅委托,河南省普通高中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编制《河南省普通高中发展报告》。今天,因为时间关系,现截取报告中的一部分向大家做汇报,包括总体进展、政策举措、有关数据分析、相关问题建议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关于普通高中的总体进展

1922年“壬戌学制”颁行后,我国高中教育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学段。新中国成立后,我省1953年开始实施重点中学制度,1963年进行了重点高(完)中“小宝塔”规划,1981年确定20所学校为河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1985年,河南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提出“调整中等教育机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计划地将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使大部分地区各类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我省普通高中进一步推进重点中学制度,并进行了普职结构调整,普通高中数量大幅减少。

1995年,在“两基”攻坚背景下,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提出“适度发展普通高中事业规模”,我省普通高中发展进入“适度”发展期,整体规模相对稳定。

200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颁布,提出“大力发展高中教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启动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工程”。我省普通高中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办学规模快速扩张,迫切需要优质学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普通高中也开始进入示范转型期。

2010年,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支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2017年,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发布了《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2020年“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在规模上得到了更为快速的发展。同时,这个文件也明确提出了“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同年公布了30所首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2023年在首批的基础上转设22所学校为新一轮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我省普通高中教育进入了普及和多样化发展阶段。

截至2022年年底,我省普通高中学校1050所,其中,完全中学134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49所。在校生250.45万人,共有4.92万个班级,全省平均班额50.9人。专任教师18.42万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85%,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数占总数的11.4%,生师比13.57∶1。

关于普通高中的政策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高中教育的表述是“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这既是高中教育的基本政策,也是主攻方向。

2014年,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尊重学校主体地位,发挥学校首创精神,以创新培养模式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我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并按照综合创新类、学科特色类、普职融通类、国际特色类,遴选了58所高中作为首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经过一定时期的建设,2017年,省教育厅通过终期评估,认定首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30所,我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2019年,省政府办公厅在高中普及攻坚、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等背景下,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1256”工程为抓手,对我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行了整体部署。

“1”指的是培育100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省级示范校,主攻方向是多样化发展,关键在“多样”,重点要解决普通高中发展的同质化问题。2023年,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科技高中、人文高中、艺体高中、综合高中等多个高中类别,进一步推动我省普通高中从分层教育向分类教育转型。省教育厅还在南京专门组织开展了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专项培训,围绕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等开展主题性观摩研讨学习。

“2”指的是遴选200所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关键在“引领”,重点在保障高考综合改革平稳着陆。2020年,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郑州市第47高级中学3所学校入选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省教育厅自2022年起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遴选,认定了两批共161所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探索出一批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有效经验。省教育厅还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2023年3月分两批组织2000多名高中校长、教务主任赴山东开展省外跟岗研修活动,探索我省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路径。

“5”指的是建设500个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包括50个省一级学科基地、150个省二级学科基地、300个市级学科基地。我省通过打造特色学科教学高地,发挥普通高中教育对义务教育的教学引领作用,同时强化与高等教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贯通式合作,推进育人方式改革。2022年,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普通高中省级学科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覆盖语文、数学、外语等15个学科,并于2023年印发了《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室建设指南(试行)》。截至目前,省教育厅已认定两批省一级学科基地33个、省二级学科基地80个,引导各地将省级学科基地打造成全省普通高中的课程开发中心、教学研究中心、师资培养中心、教育评价中心、帮扶共建中心。省教育厅还面向高等学校遴选了20个首批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发展基地,18个首批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实践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在高中学生与高等教育的贯通培养中发挥了作用,部分市县也启动推进市、县级学科基地建设相关工作。

“6”指的是设立600项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课题。这些课题聚焦我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育人方式改革中的“智囊”作用。目前已立项了162项研究课题。

“1256”工程四个方面的工作看似独立,实际上有着严密的内在联系。多样化是整个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总引领,学科基地是通过打造特色学科凸显学校特色,也是多样化示范校遴选的必要条件。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从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保障高考综合改革顺利推进。研究课题是前三项工作成果的综合展现,同时为前三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可以说“1256”工程的实施,是一套有着内在密切联系的“组合拳”。

关于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政策还有很多,包括新课程新教材提质工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县域高中振兴计划、高考综合改革相关保障、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等。我省普通高中教育进入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新时期。

关于普通高中的部分数据分析

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发展研究中心随机调研了2000多名高中教师和1.2万多名高中学生。调研显示,教师对书记、校长的素养是认同的。在学校决策形式方面,集体决策占73.3%,说不清或以校长为主,约占26.6%;关于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努力达成广大教师认同的调研,非常同意占36.66%,比较同意占31.57%,一般和不同意占31.77%,这说明学校的重大发展规划,教师的参与度和知情度还不够,学校决策民主集中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关于高中教师压力,非常大的占18.5%,比较大的占52%,认为压力一般和不太大的占29.5%,这个数据表明高中教师压力普遍较大。

关于新课程新教材实施,91.14%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基本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一致性,94.26%的教师认为学校非常重视新课程新教材实施,93.49%的教师有按照新课程新教材进行教学设计,88.99%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新教材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89.99%的教师认为以探究教学、合作教学等教学方式展开的教学频次有所增加,89.9%的教师比较认同课堂教学形式的变化,90.9%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比较符合新课程新教材的目标和要求,84.16%的教师认为新的教学形式带来了较好的教学效果,84.59%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新教材能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学习选修课,87.55%的教师认为学生比较接受课堂教学形式的变化,83.48%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于新课程新教材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积极性。这说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活动是积极的,认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良好效果。66.59%的教师认为新教材习题设计较为容易,66.59%的教师认为新教材的习题与试卷考题难度差异较大,这说明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与考试评价改革的衔接有待加强。虽然有78.27%的教师认为新教材使用更加顺利,但仍有21.73%的教师认为使用不顺利,这说明教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于学生选择高考科目的影响因素,84.02%的学生选择目前学科成绩,76.14%的学生选择学习兴趣,57.51%的学生选择学科难度,51.68%的学生选择就业前景。综上来看,学生面对高考自主选科时主要考虑的还是成绩、兴趣、学科难度和就业前景。我们发现半数以上学生会主动将目前学业与就业前景相联系,这对于学生提高学科知识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38.85%的学生选择大学专业要求,32.22%的学生选择志愿填报广度,这表明有部分学生选科时会考虑目标院校和志愿填报的情况。39.43%的学生选择老师、家长的意见,由此看来,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影响。部分学生由于初步接触高中课程和选课走班,不清楚未来的学习内容和发展方向,而学校又缺少一定的培训宣传和经验,无法给予足够的指导,因此学生表现为极度焦虑,对于即将面临的选课走班无从下手。调查中,有46.55%的学生选择不清楚所选科目对未来大学与专业有何影响,41.95%的学生选择没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

关于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看法的调查中,仅有38.75%的学生认可评价内容能够彰显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有48.41%的学生认为评价的实施使其更关注自身的全面发展,仅有34.66%的学生认可综合素质评价的开展降低了“唯分数论”的现象。可见,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可度有待提高,综合素质评价开展的质量还存在些许不足之处。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实施途径,选择教师与家长的指导帮助占51.87%,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占51.86%,但在调研中也发现职业生涯规划课任课教师多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担任,其专业性、指导性都略显不足。也有学校开展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宣讲,但一般局限于理念、政策性宣讲,缺少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此外,仅有少部分学校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开通相关的职业规划评价系统等。总体上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其普及度、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自从2017年教育部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发布以后,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和学生开始关注小语种。我省举办小语种的普通高中学校数、参加小语种高考考生数呈上升趋势。所举办小语种以日语最多,占74%,其次为俄语,占23%。受省教育厅委托,河南省普通高中发展研究中心于2023年对11个市县进行了专项调研。整体来看,我省普通高中小语种的举办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小语种特殊人才,在小语种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部分市县高中学校举办小语种处于“自发”状态,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缺位;个别地方培训机构过度介入;小语种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专业发展遇到“瓶颈”;个别学校存在功利化倾向等。上述问题已引起省教育厅关注,并开始采取措施进行规范。

我们抽取了2023年我省高考考生的高考成绩,以及之前他们的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数据。分析发现,部分省辖市对高中教育“基础性”认识不足,对于学业水平考试存在“C等万岁”思想,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部分高中学校对学业水平考试重视程度不高,学业水平考试作为过程性教学质量监测的作用发挥不够,需要完善相应的督导机制。个别地方高考理科学生的文科会考成绩和理科学生的文科学考成绩偏低,说明学生在这些学科学习投入偏少,推测存在较为严重的提前文理分科情况。依据中考、高考成绩,我们采用标准分增值评价法进行分析,发现有的市县高考相对中考实现了正增值,甚至有的市县达到了4倍的增长,而有的市县则是负增值,个别市县的高考相对于中考出现较大下滑。

总体来看,“1256”工程为代表的众多政策举措对于推进我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成效是显著的,我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省教育厅对于普通高中学校规范办学、引导高中学校回归教育本真常态的态度是坚定的,这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2023年,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在教育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基础上,更为充分地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的思想,强化学校的特色发展,同时也列出了10条负面清单。

关于普通高中发展的问题建议

在推进我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

我省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是相对均衡的,但是部分区域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区域普通高中学校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功利取向,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课程教学管理不够规范。学校多样化发展中虽努力提供选择性,尤其是在课程建设方面成绩斐然,但整体上人才培养趋于“扁平化”,对不同类型人才发展需求回应不足,价值取向上仍未实现从“同质公平”向“差异公平”的转变。学科基地建设中,倾向于向“名校”看齐,忽略学校自身定位与自主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限于提供竞赛、AP课程等更高难度课程,更需在跨学科课程、教学法、评价和与高校深度合作上下工夫。班级授课制下学生个性化发展指导是难点,但也是现实中迫切需要的。

(本文刊登在《教育时报》2024年1月5日第2版。作者蔡建东系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河南省普通高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系其在首届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成果展示会上所做的主题报告,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