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原名师工作室与河南大学卓越教师班学术交流会在河南大学教育学部二楼报告厅举行,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郝兆杰,河南大学教育学部长聘教授、卓越教师班学术牵头导师郑美玲,卓越教师班班主任权培培、来自河南、四川、浙江三省的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室的部分成员以及2025级、2026级卓越教师班全体学生参会。

活动伊始,郝兆杰副部长首先对各名师工作室的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来宾介绍了河南大学尤其是教育学部的发展历程与教育成就。随后,郑美玲教授围绕《卓越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学用转化体制机制创新》作专题分享,指出卓越师范生发展的关键所在,为职前培养与职后成长的衔接提出具体的探索方向。接着,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鲁艳丽作《用教育家精神点亮大漠心灯:新疆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与体悟》主题汇报,以情怀与行动拓宽了综合实践课程的边界,引发了与会师生的广泛讨论与深入思考。郑州航空港区龙翔实验学校校长刘会朗以《为家乡立学:地方资源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师范生的时代使命》为题,进一步深化了让课程扎根乡土,让教育承载时代使命的理解。开封市尉氏县实验小学蔡卫芹老师作《从乡土走向卓越:农村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身份建构与课程创生之路》专题报告,对农村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探讨,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张姐老师作《苍蝇馆子?大型连锁?—传统美食的规模化扩张危机》专题报告,以豆花为例剖析传统美食规模化扩张危机,展示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具体活动过程,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指明方向。

随后,25级卓越教师班的三位研究生尚新月、张香香、孙步轩依次进行十分钟的《师说》同课异构教学展示。对《师说》的解读,从侧面反映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对经典教育理论的深入研习。最后,来自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的语文教师赵红颜依次点评了三位学生的教学展示,然后作《风格的形成:从一次讲课看未来语文名师的成长密码》专题报告,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可感可及的成长路径。

本次活动从城市到乡村,从传统到现代,多维度呈现了对教育活动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成功搭建了教育理念深度碰撞、宝贵经验互享互长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卓越教师班学生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