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系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召开人才培养研讨活动

  薛芊     |      2024-05-22     |     阅读数:

5月14日上午,为了深化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与一线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交流,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育技术系在开封市第十四中学举办专业建设研讨活动。教育技术系系主任赵慧臣教授,副主任朱书慧副教授、兰国帅副教授与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科技教研员梁东文主任、开封市部分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其中,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代表主要有:河南大学附属中学王志胜老师、开封高中王培育老师、开封市化建中学伦震老师、开封市集英中学周玉燕老师、开封市第八中学杨菲老师、开封市第十三中学李静惠以及开封市第十四中学张会菊、郭敏老师。

会议伊始,梁东文介绍本次研讨的初衷:一方面,为了倾听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与面临的挑战;另一方面,征集对河南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培养方案中课程设计的建议,以期培养更加适应未来教育需求的信息技术人才。

随后,多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分享了他们在教学一线遇到的问题,包括教学设施老化、行政任务繁重、投资效率不高以及个人知识体系更新的迫切需求等。对此,大家经过研讨后,提出应高效利用现有资源,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并通过片区合作互助,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生态。

接着,朱书慧介绍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们认为,培养方案需与时俱进,特别是在智能时代背景下,应当加强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强化原理性与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联通。鉴于编程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们建议增加相关课程的比重,并优化课程结构,确保学生在学习周期内持续接触编程教育;强调了实习与见习活动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教育技术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兰国帅谈到,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对于促进教育创新、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习的帮助。

最后,赵慧臣高度评价了此次研讨的意义,强调高校与中小学之间应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高校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他表示,将认真吸纳一线教师的建议,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议,与中小学协同培养更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