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河南大学心理学一级学科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著名心理学家汪敬熙、左任侠等先生曾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河南大学执教并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新中国成立以后,旅法博士杨震华等先生先后在河南大学执教并出版了公修心理学教材,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五十年代院系调整后,仍保留有心理学教研室,继续开展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80 年开始招收普通心理学专业研究生;1983 年获批普通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心理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2000年获批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获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成功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成功获批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河南大学心理学一级学科先后获批省级重点学科(2008)、省级特色专业(2009)、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省博士后创新团队(2012)、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4)、省弱势人群身心健康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2014)、省科技创新型团队(2015)。心理学实验室先后获批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2009)、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09)、省级重点实验室(2016)。在社会服务发挥智库方面,心理学科获批了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获批(2022)、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2022),与焦裕禄干部学院合作成立了领导心理研究院(2022)。同时,在学校层面上,先后成立了“认知、健康和脑研究所”、“处境不利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创新团队”和“心理与行为研究智库”三个校级平台。主办有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心理研究》(CSSCI扩展版期刊)
(二)学科建设情况
心理学科目前已经形成了组织与管理、健康与发展、认知与学习和弱势人群研究等四个研究方向。其中,管理心理学和弱势儿童健康与发展两个方向具有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在管理心理学方向,已承担国家自然和社科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18项,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管理心理学》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级规划教材;参与领导干部选拔的课题研究及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有关政策制定和人员选拔等工作;研究报告被河南省委组织部所采纳并被省部级领导批示高度评价。在弱势儿童健康与发展方向,围绕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学困生、听障儿童、留守儿童开展健康与发展研究与实践干预。承担国家自然和社科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16项。开展持续国际合作研究15年,三次获得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的资助,获得经费630多万元。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弱势儿童的健康促进与发展的综合干预模式,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借鉴运用。
(三)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情况
2022 年,心理学院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117 人,博士研究生 3 人;2022 年授予硕士学位 93 人(学术学位 27 人,专业学位 66 人)、博士学位 2 人。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 264 人,在读博士生 12 人。
(四)研究生就业状况
截止2022年底,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就业率为100%,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2.331%,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 71.64%,其中高等教育单位24人,中初等教育单位10人,科研设计单位2人,医疗卫生单位4人,就业信息详见表1所示。
表1 毕业研究生去向统计表
学科名称 |
毕业人数 |
党政机关 |
高等教育 单位 |
中初等教育单位 |
科研设计 单位 |
医疗卫生 单位 |
其他事业 单位 |
国有 企业 |
民营 企业 |
三资企业 |
部 队 |
自主 创业 |
升 学 |
其 他 |
应用心理 硕士 |
67 |
0 |
16 |
6 |
1 |
4 |
2 |
2 |
14 |
1 |
0 |
0 |
0 |
21 |
心理学 |
27 |
0 |
8 |
4 |
1 |
0 |
1 |
0 |
6 |
0 |
0 |
0 |
1 |
6 |
(五)研究生导师队伍状况
心理学院拥有研究生导师35人,导师队伍中博士生导师14人,具有正高级职称者14人,具有副高级职称者19人,博士学位获得者 35人。其中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中原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研修经历者达 46.43%。此外,心理学院还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共有21位职业导师为专业学位的实践教学提供支持。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在河南大学党委的领导下,心理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围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院进一步强化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和组织育人的“五育”模式,推动学院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进步月发展,不断筑牢铸魂育人坚强战斗堡垒。
心理学院研究生现有 5 个支部,截止到 2022 年底,研究生党员总人数 80 人,其中正式党员 70 人,预备党员 10 人。2022 年 10 月 16 日,心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和研究生各支部集中线上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基础上,各支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集中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安、安阳讲话精神”等重要专题内容,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
(二)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全社会建立共同的理想信念,需要把坚持理想信念作为一个首要任务来抓。因此,心理学院在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注重凸显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融合到课程讲授过程中,通过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导学关系的构建,比如王明辉教授主持的《“三全育人”背景下导学关系促进研究生学业适应的内在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深度挖掘新时期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张恩涛博士主持的《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核心技能的培养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结合理想信念教育,构建应用心理硕士核心技能的培养模式和提升途径。
在基层党组织方面,心理学院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都自觉担负起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022 年,心理学党支部入选“河南大学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王明辉和邢小莉两名同志被评为“河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三)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心理学院紧紧围绕教育这一根本问题,结合专业特征,从两个方面助推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发展。一方面,心理育人工作得到优化,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参与举办“5·25”心理健康节等品牌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APP 等媒体,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基地,建立学院、系室、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提升心理育人工作的前瞻性与针对性。另一方面,组织育人成效突出,心理学科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自觉担负起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实施“党建对标争先计划”,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研室、学术梯队、班级、宿舍在师生成长中发挥凝聚、引导、服务作用,培育建成一批文明社团、文明班级与文明宿舍。
(四)日常管理服务
2022 年,心理学院继续强化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学院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党政办公室负责人、教工支部书记、各系主任、各年级辅导员等人员组成,构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实行辅导员、导师双负责人,严格“一出行一申请双批准”的流程,学生须经过导师、辅导员、院领导等相关人员同意,报备学校后才能在地区间流动。学院通过 QQ 群、微信群、腾讯会议等线上平台及时发布工作安排及出行申请与批复,传递学校学院的会议精神,确保防控责任落实到人,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信息实时更新。
在研究生返校前夕,心理学院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返校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准备充足的防疫物资,组织应急演练,查漏补缺,确保无遗漏、无盲区,保证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置突发异常情况。扎实开展研究生“返校复学第一课”教育主题会议,为返校研究生发放防疫物品。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
心理学院在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面,实行学分制,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四类: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领域基础课和专业实习实践课)、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每位研究生至少选修两门课程),总学分不少于 30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2 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 8 学分。
围绕上述培养方案,首先,心理学院在全校率先实行了研究生阶段“课长制”模式,即每门核心课程设置 1 名课长,由课长负责组建 5-10 名导师构成课程教学团队,将一门课程由原来的个人授课为主调整为导师团队授课为主。其次,2022 年,心理学科研究生课程共计开设 65 门专业课程,在疫情管控的背景下,紧密与河大附中、集英中学等单位协调,开展了二年级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的教育实践实习活动,圆满完成了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具体课程讲授和实践环节。再次,围绕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开设了“心理学论文写作与交流”课程,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进行全程性指导。
(二)导师遴选培训
根据河南大学关于印发《河南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条例》和《河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实施细则》, 2022 年,心理学科共有 3 位老师(范丽恒、李巧灵、赵燕华)获批为博士生导师,5 位老师(郭云飞、贾会宾、齐芳珠、王玮、周丹丹)获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4 位老师(马嘉琳、王红波、王祯、周月月)获批为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以上各位获批的导师按照研究生院组织的“至善导师”培训班进行了导师资格培训学习活动。为了进一步提升导师指导研究生水平,有 3 位新进博士(李峰华、李小保、聂余峰)进入心理学院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三)师德师风建设
首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心理学党支部每周四定期举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会议,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坚持把党员先进性教育与师德师风教育结合起来。在 2022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理学党支部还利用网络媒体举行线上学习,要求大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学习内容涉及《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等内容。心理学全体党员老师在2022年12月参加了河南党员教育“云课堂”党的二十大精神网络培训课程并取得结业证书。
其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得到有效保障。心理学院制定了多项保障师德师风建设落在实处的制度。比如,心理学院对新入职教师集体教研活动和师德师风教育专项活动;根据学校人事处的师德师风建设文件指导下,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师风集体学习活动并进行教师宣誓。目前,心理学科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方面达到了 100%,且所有教师在心理学院教师网上评教情况调查 90 分以上情况达到 100%。
(四)研究生学术训练、学术交流
首先是强化实践导向的学术训练。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注重不断提升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心理学专业实践应用水平。心理学院继续执行《河南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基金管理办法》《河南大学研究生科研活动及成果管理暂行办法》等学院制度条例,由学部研究生会组织每年定期举办研究生学术论文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撰写咨询案例,参加应用心理案例开发比赛和心理咨询面谈技能比赛等活动。
2022 年,心理学科在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中,有 2 位同学的硕士论文荣获河南大学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其中刘淘淘同学的硕士论文《工作重塑影响护士出勤主义行为的作用机制》被推荐为河南省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
2022 年,心理学科研究生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53 篇,其中 SSCI 期刊 21 篇,中文核心 13 篇,具体信息见表 2 所示。
表22022年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统计表
专业方向 |
发表论文数 |
英文期刊 |
中文核心 |
一般CN |
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
12 |
8 |
4 |
0 |
心理学学硕 |
40 |
13 |
9 |
18 |
应用心理专硕 |
1 |
0 |
0 |
1 |
合计 |
53 |
21 |
13 |
19 |
在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根据《河南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资助管理办法》,心理学科在学生提交论文被录用的前提下全额资助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由于疫情原因,2022 年很多学术会议多采用的是线上方式进行的。根据数据统计, 2022 年心理学科先后有 56 位同学以不同形式的方式参加了中国心理学会各分支机构学术会议活动。
(五)研究生奖助
2022 年,心理学院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5 人,奖金共 10 万元;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二、三等奖共发放 264 人(学硕 119 人,专硕 145 人),共计 221.76 万元;发放硕士研究生助学金 158.4 万元,博士研究生助学金 21.6 万;发放河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26 人(学硕 10 人,专硕 16 人),共计 2.6 万元。侯镜如奖学金 3 人,共 0.9 万元,蜜雪冰城奖学金 1 人,共 0.2 万元。此外,心理学院还设有 4 个研究生勤工助学岗,向参与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学生发放 1.6 万元。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
(一)人才培养
2022 年,心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以问题导向为核心,力图通过教师主持或参与不同层次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举措,结合社会发展情况调整研究生教学方案。2022 年度,心理学科共获批河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A 类重点项目 1 项,A 类一般项目 1 项;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 1 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1 项,精品在线课程 1 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 2 项,研究生规划教材 1 项,研究生英才计划 9 项。研究生发表论文数量大幅度增加,质量和层次显著提升,尤其是英文论文的发表上升势头明显。
(二)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心理学科在全国的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升,目前团队成员中有 6 名教授被中国心理学会认定为心理学家,有中国心理学会现任理事长 1 人(赵国祥),副监事长 1 人(赵俊峰),理事 2 人(赵国祥、李永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3 名,各专业委员会委员 12 人,详见表 3。其次,2022 年,本专业学位点在导师聘用方面,严格执行导师聘用制度,不断加强导师培训制度。本专业学位点根据《河南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条例》(校发〔2012〕116 号)等文件精神,选拔研究生导师,结合学校研究生至善学校强化岗前培训。再次,加强职业导师的学术能力建设,提升学术导师的实践能力建设。一方面建立健全职业导师遴选与培训制度,充分发挥职业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让本单位导师深入实习基地,提升了本到位导师的实践能力。再次,2022 年,本专业学位点引进 3 位博士研究生,分别为李峰华(西南大学)、李小保(西南大学)、聂余峰(华中师范大学),进一步充实了导师队伍。
表 3 导师团队任职全国或国际重要学术职务
学科成员 |
全国或国际重要学术组织名称 |
任职 |
任职时间 |
赵国祥 |
中国心理学会 |
候任理事长、理事长 |
2020-2022 |
赵国祥 |
中国心理学会 |
理事长 |
2020-2022 |
赵俊峰 |
中国心理学会 |
副监事长 |
2020-2022 |
赵俊峰 |
美国南卡大学阿诺德公共卫生学院南卡罗莱纳州立健康质量中心 |
国际理事 |
2016-2022 |
李永鑫 |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
副主任 |
2017-2022 |
赵俊峰 |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
副主任 |
2017-2022 |
王明辉 |
中国心理学会管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
副主任 |
2022-2026 |
张锋 |
中国心理学会时间心理学专业专委会 |
副主任 |
2020-2022 |
赵俊峰 |
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7-2022 |
李艺敏 |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8-2022 |
张锋 |
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7-2022 |
张锋 |
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7-2022 |
张锋 |
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21-2022 |
王瑶 |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7-2022 |
范丽恒 |
中国心理学会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7-2022 |
范丽恒 |
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7-2022 |
宫火良 |
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7-2022 |
索涛 |
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7-2022 |
王恩国 |
中国心理学会实验与普通心理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7-2022 |
陈欣 |
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7-2022 |
朱湘茹 |
中国心理学会脑电与脑成像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7-2022 |
许波 |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17-2022 |
朱湘茹 |
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21-2022 |
张恩涛 |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委员会 |
委员 |
2021-2022 |
谷璜 |
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委会 |
委员 |
2021-2022 |
谷璜 |
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委员会 |
委员 |
2021-2022 |
务凯 |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2021-2022 |
(三)科学研究
心理学院非常重视研究生学术训练与培养,首先,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规范体系。心理学院先后制定了《河南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资助管理办法》、《河南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基金管理办法》、《河南大学心理学院科研积分核算办法》等重要文件制度。其次,定期举办研究生学术沙龙和邀请知名专家讲学,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再次,与2021年度相比,心理学研究生在2022年度发表学术论文数量显著提升,尤其是英文期刊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首先,发挥科研优势,为河南省企事业单位提供应用服务工作。2022 年,李永鑫教授领衔的河南大学特色新型智库心理与行为研究所组成课题组,对全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推广服务组织等单位的1247名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专题调研,所撰写的调研报告为河南省委所采纳,全文刊登于中国河南省省委办公厅所主办的内部刊物《河南信息》第413期(2022 年5月12日)。心理学院与焦裕禄干部学院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和领导心理研究院(2022),开展课程开发、领导心理测评与健康心理研究等工作。
其次,开展心理健康老师培训和撰写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报告。河南省基础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挂靠本学科,在 2022 年,根据工作安排,先后成立了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此外,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是本学科团队长期以来服务社会的主要面向领域之一。在河南省教育厅基教处的指导下,李永鑫教授领衔的团队多次开展了面向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研工作,所起草和撰写的多份研究报告和工作建议为教育厅所采纳。
(五)国际合作交流
2022 年,受疫情影响,本学位点国际合作交流工作还是有声有色,总体而言,多体现在线上进行。具体而言,赵俊峰教授在 Global Conference on Nursing and Health Care Seville 国际会议上进行了特邀主题报告;王恩国教授在 8 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会议上做主题报告发言。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2022年,河南省教育厅对本学位点毕业论文抽检结果尚未公布,心理学院接到学位办抽检通知后,研究生办公室随即通知相关研究生和指导导师,严格要求按照抽检通知上的要求对论文逐一进行修改或调整,并将修改后的论文版本提交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后方可提交到学校研究生院。
(二)研究生招生情况及问题分析
2022 年,心理学院报名研究生人数显著提升,与 2021 年相比,学术型研究生报名人数由 357 人增加到 475 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由 1266 人增加到 1344 人。但从生源分布和前置专业看,双一流高校生源仍然偏低,需要进一步通过制度设计和宣传来改善生源质量。
六、改进措施
(一)积极引进心理学拔尖领军人才
把培养和汇聚学术领军人才作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重点引进有境外工作经历的专家学者,对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育和跟踪扶持,在办公、科研用房、经费问题上大力倾斜。
(二)加强研究生教育与教学研究
一方面,学校与学院设立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划拨专门经费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与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实习基地进行逐个调查,对学术型导师和职业导师加强考核管理,切实提高导师队伍水平和指导能力。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能力提升,逐步改善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市场调研,摸清市场需求
组织校内外导师进行专题讨论,进一步明确培养方向,使心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色更加鲜明,更符合市场需要。
(四)积极争取研究生优质生源
积极争取学校增加本学科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加大宣传和奖励力度吸引优质生源,尤其是尽快实施硕博连读,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
(五)进一步落实国际化发展战略
继续鼓励与资助教师出国访学与合作科研,鼓励研究生联合培养,继续划拨专项经费开办中美心理学夏季学校,聘请国际知名专家为研究生开设全英心理学课程。